豆汁儿又叫“馊半街”,竟有千年历史,曾是老北京平民的“本命食儿”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王雅贤 于丽爽 实习记者 夏一丹 宋雨迪 实习生 张雪琦 马小钧

2025-07-27 09:00

都视频
进入
胡同里的北京
看更多
+ 订阅

提到老北京豆汁儿,很多人都望而却步,主要原因是它有股馊味儿,所以豆汁儿还有个“雅名”,叫“馊半街”。

尽管味道难闻,但豆汁儿清热除燥、健脾开胃,在老年间,还被称为老北京平民的“本命食儿”。穷苦力从家拿俩窝头,就着免费的咸菜,喝碗便宜的豆汁儿,便能过活。如今豆汁儿、焦圈儿、咸菜丝儿组成的经典三件套,成了许多老北京早点的不二之选。

豆汁儿历史悠久,早在辽宋时期就已在北京地区盛行。当时辽人食肉量大,时间久了肠胃不适,因此他们把以绿豆为原料的汁水发酵后做成饮品,有助于消化。

京剧名家荀慧生还有个名段叫《金玉奴》,又名《豆汁儿记》,讲的故事跟豆汁儿有关。

【胡同里的北京·中轴线冷知识117】

策划/撰稿/资源提供:于丽爽 王雅贤

出镜主持:王雅贤

摄制:夏一丹 王雅贤 宋雨迪 张雪琦 马小钧

编辑:王雅贤

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

京报融媒工作室

编辑:王雅贤

打开APP阅读全文
APP内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