卤煮火烧是宫廷御膳的平替版,碗底的五花肉是向“苏造肉”致敬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王雅贤 于丽爽 实习记者 夏一丹 宋雨迪 实习生 张雪琦 马小钧

2025-08-07 09:00

进入
胡同里的北京
看更多
+ 订阅

乾隆年间,打苏州进京的名厨张东官,创制了“苏造肉”,在宫里大火。后来这道菜传到民间,厨师们用猪内脏代替原来昂贵的食材,并依据内脏特性对调料进行逐步改良,诞生了卤煮。现在卤煮的碗底还保留着几片五花肉,就是向“苏造肉”致敬。

卤煮中的火烧口感好还入味,做法讲究。火烧以硬面形式出现,和完面要稍微醒发一会儿,然后按照一定标准揪成小圆剂子,再折叠、按压,达到两到三层,烙制后最终下锅。

肠想做好也不容易。先用水清洗,然后把肠子由内而外翻出,清除肠油,但也不能全摘光了,为了口感还要留一点,然后再用醋和清水搓洗,最终达到清洁去味的效果。

卤煮里面的豆腐吸满汤汁很是味美。豆腐要切成方形片,改刀成三角,沥干水分后下油锅炸至金黄,再泡到汤里。就连这汤,都要依据四季变化,进行适当调整。

【胡同里的北京·中轴线冷知识120】

策划/撰稿/资源提供:于丽爽 王雅贤

出镜主持:王雅贤

摄制:夏一丹 王雅贤 宋雨迪 张雪琦 马小钧

编辑:王雅贤

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

胡同里的北京

编辑:王雅贤

打开APP阅读全文
APP内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