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19 09:00
炸灌肠是老北京传统小吃,有一种说法,认为它起源于满族的炸鹿尾儿。满族人在关外时就偏爱吃鹿肉,到了北京后依然保留这一饮食习惯。早先护国寺街上的合义斋卖过一种灌肠,猪大肠切小丁,和红曲和淀粉,搅拌定型后再油炸,跟炸鹿尾儿很像。后来人们追求健康,也为了降低成本,去掉了猪肠和红曲,形成了现在以淀粉为主的灌肠。
炸灌肠虽然食材简单,但是制作工艺却颇为讲究。灌肠需要切得中间厚边缘薄,这样保证口感既不过于软糯,也不至于嚼不动。有的店家用猪网油炸制,味道更香。一碗蒜汁也见功夫:蒜不能切,要先拍松,然后慢慢捣碎,再加清水和盐调制。
当滚烫的灌肠与冰凉的蒜汁相遇,“刺啦”声中瞬间升腾起诱人的香气。
【胡同里的北京·中轴线冷知识122】
策划/撰稿/资源提供:于丽爽 王雅贤
出镜主持:王雅贤
摄制:夏一丹 王雅贤 宋雨迪 张雪琦 马小钧
编辑:王雅贤
点击图片查看栏目所有作品